又是一年國考時
近日,國家公務員考試發布招考公告,此次招考將打破性別、身份、地域限制,面向全國公開招考,有利于解決基層用人制度不規范、違規招錄、無序進人等問題,從而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和留學回國人員。
這是一項惠民之舉。近年來,由于基層公務員數量偏少,新老人員“斷層”現象嚴重,在日常工作中,特別是嚴重缺少掌握現代化知識的高學歷公務人員,使得基層一線始終處于工作任務繁重,而人員配備卻嚴重不足的尷尬局面,直接導致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在落實中出現遲滯和拖延。因此,配齊配強公務員隊伍,是解決基層“有人干事、能干成事”問題的根本。
這還是一項改革之舉。面向基層選拔,堅持把那些長期扎根基層、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同志選拔錄用到上一級機關公務員崗位上來。其中,原則上要求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要占到一定的比例,這既體現了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建立基層一線選拔鏈的要求,更為這些在基層一線摔打的有志大學生們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和平臺。這種改革舉措必將得到最廣泛的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擁護與支持,必將收到預期效果。
雖然近年來公務員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以往的招錄途徑比較單一,報考的人員也大多缺少基層的歷練,出現了一些“家門、校門、機關門”的“三門干部”,作為黨政機關公務員,不是要去當官做老爺,是要踏實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要為人民群眾服好務,起碼得了解群眾,知道群眾的疾苦和所思所盼。如果沒有在基層一線的工作經歷,哪來和群眾直接接觸的機會,不接觸群眾又怎么會懂群眾。一個公務員要是不懂群眾,就談不上為人民服務、當人民公仆。
因此,公開面向全社會招考公務員,加大對基層經驗的重視程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人才的選擇輸送渠道,而報名條件的公開透明,也能從一定程度上遏止個別單位自設門檻的行為,保證符合條件的人員能順利報考。通過筆試面試等方式對報考人員進行優勝劣汰,即在公正平等的基礎上引入競爭機制,能確保真正優秀人員能脫穎而出。
作者:石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