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1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鄔勇 許加薇 吳雨昕 劉天男)2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煙臺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開幕。大會報告中,不僅描繪了煙臺未來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而且實實在在提出了實現藍圖的工作重點及推進措施,號召全市黨員干部以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使命感、緊迫感,義無反顧勇擔重任、干在實處。
——塑造現代產業體系新優勢,在轉型升級上率先走在前
未來5年,煙臺將把牢實體經濟主攻方向,加快產業基礎優勢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優勢轉變,率先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海洋產業為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做強做優制造業。打造國內知名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消費類電子產業制造基地,打造更有“煙臺味道”的中國食品名城。創建全國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城市,叫響“創新好藥、煙臺制造”,打造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高地,加快建設數字煙臺。
拓展提升現代服務業。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濱海旅游目的地,打造環渤海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創建世界“設計之都”。
培育壯大海洋產業。打造“岸上看海、海上觀城”旅游新名片,實施海洋潛力產業突破、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海洋科技創新強基、海洋生態保護固本行動。加快芝罘灣港區退港還城,做強臨港產業。
堅持把產業培育成效體現到財源質量的提高上,把培植財源作為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全面加強財源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實現財政收入總量、質量同步提升。
——塑造中心城區建設新優勢,在城市能級提升上率先走在前
未來5年,煙臺將順應城市發展規律,以構建“12335”格局為牽引,全面提升首位度增強帶動力,力爭建成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實現中心城區品質之變、形象之變、功能之變、產業之變。
建設精致舒適的宜居城市。扭住芝罘“一核突破”、完成老城區改造任務,優化萊山城市功能,推動主城區整體提檔升級;其他區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完成所有河道生態化、公園化改造。加快提升城市山體公園品質,精細抓好城市管理,打造智能低碳城市和公園城市。
建設獨具風采的魅力城市。崆峒勝境投入運營,海上世界初步建成引領未來的都市之心,爭創八角灣國家海岸公園,再現登州古城歷史風貌。建設夾河水脈生態通廊,實施水環境治理和景觀提升,突出山海河一體,打造入?诤、夾河島、芝陽山等標志節點。
建設綜合立體的樞紐城市。加快打造聯通渤海灣、東部沿海產業帶、對接東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堅持疏堵保暢、通脈聯網,加快暢通對外大循環,暢通區市快循環,暢通城區微循環。
建設產城融合的活力城市。一體安排生產布局、生活環境、生態空間,一體謀劃交通、市政、服務設施,一體推進新城建設、老城更新,更加注重產業導入、以城聚產,使“五個新城”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產城融合發展的示范標桿。
——塑造縣域經濟新優勢,在縣鄉村一體發展上率先走在前
未來5年,煙臺將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塑成多主體互動、多層次和諧、多特色互補、多空間拓展的城鄉發展形態。
全面振興縣域經濟。促強扶弱帶中間,推動龍口領先發展,推動招遠、萊州轉型發展,萊州升級發展黃金、綠色化工、機械制造產業,推動海陽、萊陽、棲霞突破發展。
全面升級產業園區。把園區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打造“五個一流”園區:規劃建設一流、創新平臺一流、產業集聚一流、體制機制一流、發展環境一流。
全面推動新型城鎮化。強化縣城綜合服務功能,爭取全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落實縣城建設“營建要點”,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因地制宜發展小城鎮,開展小城鎮建設提升試點,建設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市,促進農業持續升級。強化龍頭企業示范引領,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現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老嵐水庫建成蓄水。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培養更多創業創富帶頭人。
——塑造改革開放創新新優勢,在動力變革上率先走在前
未來5年,煙臺將勇立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以“二次創業”姿態,轉變要素驅動發展方式,更大力度推進動能轉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奮力開辟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全面創新、綜合創新、集成創新,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
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高標準完成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推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煙臺經驗”。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深化國資國企、科技體制、財稅金融體制、 “放管服”、主體培育機制改革,實行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完善惠企政策快速精準直達、全生命周期服務企業等機制,促進市場主體量質齊升。
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聚焦城市國際化和國際化城市,加強戰略研究和頂層設計,不斷增創產業、貿易、園區、招引、機制等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塑造民生社會事業新優勢,在共建共享上率先走在前
未來5年,煙臺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人的全生命周期美好生活需要,迭代升級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加快群體共富、城鄉共富、物質共富、精神共富,構建共富共享優質生活圈。在促進共同富裕上率先走在全省前列。
穩步促進增收致富。完善“一站式”創業服務,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低收入群體增收能力。持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成市新文化中心,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完善教育醫療體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整體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建成投用市婦幼保健院、奇山醫院新院、八角灣國際醫院、市中醫醫院幸福新城院區,縣域三級醫院實現全覆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基本標準。推動醫療、醫保、醫藥、醫養、醫改“五醫聯動”。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持續開展生態修復,高標準抓好長島綜試區、昆崳山保護區建設。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建設丁字灣“雙碳”智谷,持續辦好“雙碳”國際論壇,推動清潔供暖逐步實現全域覆蓋。
著力強化社會保障。推動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保險應保盡保。動態調整低保標準,提高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加快“一老一小”服務設施建設。
——塑造社會治理體系新優勢,在維護安全穩定上率先走在前
未來5年,煙臺將著力強化安全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保持發展安全穩固、社會安定有序、群眾安居樂業,以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煙臺。加強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繼續爭創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奮力六捧“長安杯”。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法鐵軍。
高效抓好基層社會治理。學習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行“網絡化+網格化”,健全城鄉社區治理服務體系。扎實推進依法治市。堅持科學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質量和效率。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守住守牢各條底線。堅決守好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和社會穩定等“一排底線”。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快市縣兩級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強化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防火防災、防汛抗旱等能力。